新华日报 2022-6-14 思想周刊 胥爱贵
党的十九大以来,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,坚持“三农”重中之重地位,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制定落实补短板强弱项关键举措,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,跃上新台阶,农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当前,正在踔厉奋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,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,新的发展阶段,“三农”工作重心已经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江苏是经济大省,也是农业大省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良好的基础,必须坚决扛起“争当表率,争做示范,走在前列”的光荣使命,按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间表,路线图,抓住重点环节,强化“四大支撑”,让农业农村农民跟上整个国家现代化的步伐,把农业强,农村美 多多28官网,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美好蓝图变为现实, 。
强化乡村产业支撑,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,发展兴旺发达的乡村产业才能建成繁荣美丽的现代乡村,江苏农业总量大,特色产业多,新产业新业态等发展加快,必须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,把产业摆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出位置,以现代化的理念,标准,思路系统谋划,推进乡村产业链式发展,构建完整的现代乡村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,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,突出稳产保供功能,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担当,发挥江苏地势平坦,稻麦产业优势强的特点,高标准建好5000万亩旱涝保收“吨粮田”,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,提高粮食生产效率,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实现粮食增产,粮农增收,守稳守牢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底线,突出富民增收功能,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,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,因地制宜发展休闲旅游,电子商务,健康养老等新产业,新业态,拓展多重功能,挖掘多元价值,延长产业链,提升价值链,让多多28官网的农民能够在乡村充分就业,分享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,加快非农产业向县域延伸布局,大力发展比较优势明显,生态友好,生产安全可靠,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,就业容量大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,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,增加工资性收入,巩固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 多多28app,着力推动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,突出绿色生态功能,绿色是农业的鲜明特征,是乡村的突出优势,要坚持“两山”理论,走绿色发展路子,推进秸秆,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,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,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,让农民在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中收获“金山银山”, 。
强化乡村人才支撑,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靠人,必须有现代乡村人才,当前,农村人口向城市净流出的趋势放缓,但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,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74%,必须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,统筹谋划推进乡村人才振兴问题,要优化落实各类扶持政策,提升乡村人才吸引力,推动乡村人才规模壮大,素质提升,结构优化,作用发挥,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乡村产业人才队伍,通过多渠道引才,多层次育才 多多28登录,注重激发原籍农村的企业家,专家学者,离退休人员等“老乡贤”回馈家乡的热情,注重引导大学生,退伍军人,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“新乡贤”投身家乡建设,培育家庭农场,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,培育善经营的“农创客”,懂技术的“新农人”,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,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乡村治理人才队伍,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,落实村党组织书记“县乡共管”制度,持续选派第一书记,加大“定制村干”培养力度,选好用好农村发展“领头雁”,乡村治理“好把式”,让他们成为带领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,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乡村公共服务人才队伍,有针对性培养农技推广,乡村教师,医疗卫生,文化旅游体育,规划建设等公共服务人才,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“县管校聘”制度和基层卫生人才“县管乡用”制度,推动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各尽其才,才尽其用,适岗而用,真正发挥人才作用, 。
强化乡村科技支撑,当今科学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,以生物技术,数字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,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,必须在新一轮生物技术,数字化,智能化浪潮中不掉队,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力度,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,全面推进以种业为重点的生物技术创新应用,种子是农业的“芯片”,不占领这个高地就会受制于人,要发挥科技资源优势,实施种源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,加强生物育种技术攻关和重大新品种选育,培育自主可控的粮食蔬菜和畜禽产品种子种苗,做强做大江苏种业产业,增强江苏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,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进程,加快北斗,5G,大数据 多多28平台,物联网,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,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提升行动和无人农场建设,深入实施“互联网+”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,大力发展智能农业,促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,拓展乡村数字经济,智慧绿色乡村,乡村数字生活服务,数字乡村治理等应用场景和赋能方式,为乡村生活提供更加便捷舒适高效的管理和服务,全面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,加快南京国家农高区,南京国家农创中心,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国家级创新示范平台建设,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,农高区,现代农业科技成果集成转化示范区等省级科技支撑平台,推动资源集聚,要素集中,政策集成, 。
强化乡村建设支撑,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是乡村振兴的突出短板,要按照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,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,着力缩小城乡差距,努力让农民和市民不再有明显身份界限,让城乡生活不再有明显品质落差,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,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,以生态美,环境美,人文美,管护水平高的“三美一高”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为统领和工作抓手,完善乡村建设实施机制,优化乡村空间布局,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,农村住房条件改善,特色田园乡村建设,为农民提供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,加快城乡基础设施更高水平互联互通,加强农村道路桥梁,供水供电,燃气管道,网络物流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,优先安排仓储冷链和物流设施,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,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,均等化,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,办好农村就业,教育,医疗,社保,养老,托幼等民生实事,加强普惠性,基础性 多多28手机版,兜底性民生建设,坚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,制度并轨,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, 。
(作者系省农村经济学会会长)